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经济发展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疫情期间,需求与生产断崖式下跌,市场萎缩、营收锐减、复工延迟、成本高涨等因素叠加,使得营商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稳定企业发展信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激活企业创新动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推动形成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典型优秀案例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加强互学互鉴,提炼经验做法、巩固改革成果。
2018年以来,国脉研究院已连续四年主导开展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评估/特色案例评选工作,通过把脉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现状,挖掘城市标杆与创新实践案例,为各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2022年,国脉互联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新一轮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50强评选”工作,对营商环境案例改革成效进行有效评选,激发改革活力、挖掘改革潜力、增强改革动力。
通过营商环境特色评选工作,评选出50强优秀案例,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当前中国“ 营商环境”的发展动向与创新轨迹。秉承着“可持续发展、引领发展方向和可借鉴程度高”案例评选原则,总结和分析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的做法和成效,为下一步在更高起点、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提出科学、客观地意见建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邮箱等方式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 特色营商环境 ”优秀实践案例,案例采集通道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各地方政府自荐报名参加评选;二是各地企业推荐报名参加评选;三是通过第三方推荐特色单位参加评选。
本次活动围绕“改革高效化、建设协同化、区域特色化、政商和谐化、风险可控化”五大特征,重点发掘在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方面的优秀案例,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过内部初审、专家评审优选出“特色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前50名。
此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评选,包括全国省级、地市、区县等营商环境改革领域的各级单位,依据政务APP、新媒体、云平台、大数据平台、政策和举措等多种能够体现和展示“特色营商环境”的成果,初步筛选 100个具有特色创新的营商环境案例,最终经专家评审评选出50个营商环境最具特色的案例。
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评选思路可概括为1-2-3-4-5,即:始终立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为核心,从内部建设成熟度与外部感受满意度两方面出发,推动“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遵循指标的“可操作性、科学性、体系性、前瞻性”四项基本原则,逐步落实“政策引领、需求导向、统一标准、深入调研、试点先行”五大实践阶段,推动营商环境评选工作的有序开展。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家发改委等相关工作要求,对标世界银行新版宜商环境评估体系(简称“BEE”)标准,按照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具体要求,总结出营商环境五大特征要素包括高度-改革高效化、广度-建设协同化、深度-区域特色化、温度-政商和谐化,力度-风险可控化。以此为依据建立一套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评选体系,对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进行评选工作,力求在政策举措上求新、环境建设上求优、发展创新上求精、服务企业上求细、权益保障上求实。
-
1、制定活动方案(2022年8月22日至9月30日)初步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评估范围、选取评估样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业内专家、地方政府、建设企业、研究机构等意见,开展指标试评估,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
2、数据采集与评估阶段(2022年10月8日至10月30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邮箱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专栏,公开征集“特色营商环境”优秀案例,以政府自荐、企业推荐以及第三方评估为主要渠道进行案例征集。
-
3、内部初审(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1日)以客观调查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综合运用企业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模拟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核实案例的真实性,强调企业主观感受的重要地位,注重佐证材料和数据可核验。一是利用国脉互联21个分支机构,从自身办事与调研角度出发,获取政府服务态度、成本、口碑等情况,用真实数据体现当地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二是主办方组织内外部业内专家形成内部评审工作组,开展三轮内部专家评审会,逐步遴选出100个“特色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
4、专家评审(2022年11月11日至11月22日)国内知名行业专家评审组从改革高效化、建设协同化、区域特色化、政商和谐化、风险可控化等五个维度,对入选的案例进行专家评审,最终选出50强案例。
-
5、结果发布阶段(2022年11月22日)根据专家评审综合得分,由智慧中国年会组委会核定后,在2022年11月22日大会公布第五届(2022年)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评选50强结果,并举行颁奖仪式。
序号 | 维度 | 指标名称 | |
---|---|---|---|
1 | 高度 | 改革高效化 | 营商环境改革高效化主要体现在结合地区发展目标,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高标准制定营商环境建设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一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健全完善已经出台的各类产业扶持政策、惠企政策、招商 政策,释放政策“含金量”。二是在金融扶持、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方面制定科学有效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
2 | 广度 | 建设协同化 | 营商环境建设协同化主要体现在同步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建设成果共享程度更高。一是与国际同步,对标最佳标准与 实践。持续发力深化世行评价指标改革,把世行方法论贯穿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提高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二是整体协同,以系统观念,加强系统 集成,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 争力的重要抓手。二是整体协同,以系统观念,加强系统 集成,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 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解决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三是多领域协同,从全局视角统筹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和谐共融,联动协同发力,合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
3 | 深度 | 区域特色化 | 营商环境区域特色化主要体现在通过地方特色提升核心 竞争力。一是制度创新,打破政策规定束缚,推动立法更新,以顶层思维构建改革政策制度体系,切实解决“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转型难”等一些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二是服务创新,以大数据赋能为抓手,整合政务服务、公共事业、便民惠民等方面的办事服务,提高便利度。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准入准营标准,提升市场主体创新力。 |
4 | 温度 | 政商和谐化 | 营商环境政商和谐化主要体现在精准施策,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构建和谐政商关系。一是态度,打造服务企业专业团队,提供精准的专业特色服务,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鼓励减免租金等,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效率, 进一步重塑政府内部机制流程、持续压缩流程环节和自由裁量权,以规范约束政府带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畅通政企交流渠道,落实企业问题分层分类流转处置机制,提高企业问题解决效率,减少企业与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所用的时间成本、人员成本等。 |
5 | 力度 | 风险可控化 | 营商环境风险可控化主要体现在用监管之力促进营商环境改善,真正形成良性市场循环。一是政府带头讲诚信,做到守信践诺,健全政府承诺事项兑现常态化机制,增强客商信心。针对政府 失信发生率较高的领域,如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投标、招 商引资等,进行政府失信行为的重点治理。二是加强信用监督 约束,健全守信激励机制。为企业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规则、 公平的税费政策、公平的法律环境。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 正当竞争执法,抑制一些企业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减少不公平 竞争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提高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 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