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会议动态
分享到:

关闭

分享到微信

重磅 | 第四届(2022)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评估报告及特色评选结果隆重发布
来源:国脉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12-22 23:51 文章浏览:129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助力政府、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中国建设,由智慧中国年会组委会、国脉研究院联合主办,国脉互联数字发展(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承办,瑞晨科技、网景盛世、思贤科技、星鸟监测4家企业支持的“2022智慧中国年会”于12月22日在浙江舟山财富大酒店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构建数据共同体 走进智能新时代”为主题,邀请了界内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观察者、思考者开展深入探讨、交流与合作。

会上,由智慧中国年会组委会和国脉研究院研究起草的《第四届(2022)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暨特色评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本届《报告》以新时代新征程、新战略新要求、新探索新挑战、新阶段新思路为背景,通过全面、科学、深度分析,旨在紧跟数字政府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建设现状与问题,为数字政府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为“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美好数字中国”助力。《报告》主要涵盖风向指数编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发现与亮点分析、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模型介绍、风向指数分析和对策等方面内容。

本次研究工作于2022年8月正式启动,经历国内外理论研究、指数模型探索构建、数据采集与分析、专家评审、实证研究、报告撰写等环节最终完成。本次评估依托“一个愿景、两条主线、三个侧、四个融合、五大体系、六个特征”总体思路,搭建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SMART评估模型,并通过以往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展,重点围绕统筹管理指数、数字能力指数、强基赋能指数、安全规制指数、应用成效指数5个方面,构建第四届(2022)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评估指标体系,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100个GDP百强城市、GDP百强城市,精准分析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水平,总结提炼领先地区标杆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地数字政府建设。

图 2022年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评估体系

综合案头研究和数据分析,本届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报告总结出五大亮点和六大发现。

一、五大亮点:2022数字政府建设五大特征

1.浙沪京广位居前列,引领数字政府建设

根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政府得分结果进行五等分,可将其分为五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仅有浙江省入选,得分为82.86分,远超其他地区,独占鳌头,引领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根据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数字政府得分结果来看,峰值主要集中于(6070)区间。其中,70分以上城市仅有三个,分别为杭州市(得分为77.51分)、深圳市(得分为73.83分)和广州市(得分为71.18分),且三个城市在云网建设和共性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

2.省级政府统筹引领,市级政府积极跟进

根据2022年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评估结果,对省级、省会计划单列市、GDP百强城市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统筹管理、数字能力和安全规制方面,省级得分率均高于省会计划单列市、GDP百强城市;在强基赋能方面,省会及计划单列市表现优于省级、GDP百强城市;在应用成效方面,GDP百强城市得分率则高于省级、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位于首位。由此可见,数字政府的建设离不开省级统筹、市级建设,应坚持“全局一盘棋”,建立业务数据协调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帮企业纾难解困,为群众服务办事,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图 2022年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评估体系

3.经济发展影响显著,首尾分布基本一致

从三大经济带来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政府得分结果,东部地带平均得分率为72.52%,中部地带平均得分率为63.88%,西部地带平均得分率为59.83%。对各一级指标得分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带在统筹管理、数字能力、强基赋能、安全规制、应用成效等方面平均得分率均高于中部地带,且远高于西部地带。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数字政府建设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简陋,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的数字化技术运用能力。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显著。通过对比各城市GDP排名与本次数字政府得分排名发现,数字政府排名与GDP排名首尾基本一致,但仍然存在些微差异。

4.数字能力不断增强,用户满意大幅提升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结合数字政府发展趋势,统观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可以发现,我国数字政府的建设仍处于稳步推进阶段。通过对比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可知,数字能力和应用成效在本次评估中表现优异。对数字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地各级在善治、优政、惠民方面均表现较好,政府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应用成效指数进一步分析,用户满意得分率高于社会效益得分率,群众满意度较高。

图 2022年数字政府建设风向指数数字能力指数得分分析图

5.各级各地成效显著,多地进步较为明显

结合2021年数据对比,百分位差的绝对值越大表明指数波动越大。当百分位差为负数时表示指数同比上升,为正数时表示指数同比下降。省级层面,河北省、福建省、湖北省、安徽省、甘肃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天津市、西藏自治区等均有所进步,其中,河北省、福建省、安徽省进步较为明显。河北省优势在于强基赋能、安全规制方面建设扎实;福建省优势在于数字能力和强基赋能,且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安徽省强基赋能和应用成效较好。GDP百强城市层面,济南市和苏州市进步明显。究其原因,均得益于数字能力得分较高,位于全国前列。

二、六大发现:基于总指数和一级指数的成效问题总结

(1)总体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仍然处于建设发展阶段,且总体成效显著。对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进行分析后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从“建设引领”到“改革引领”。二是从“技术牵引”到“应用带动”。三是从“单点应用”到“整体协同”。四是从“数据支撑”到“数据赋能”。五是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六是从“效率至上”到“质效并存”。

(2)统筹管理整体向好,三重三轻有待加强。 根据研究结果,省级统筹能力显著优于地市级,各地统筹能力整体向好。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建设轻管控。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加强统筹管理和项目管控,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二是重场景轻融合。数字政府的建设不是单一场景的建设,更要加强多跨场景的设计解决疑难问题。三是重评估轻复用。主要体现在各地对于数字政府建设的考评较为重视,但在“一地创新,多地复用”方面稍显逊色。

(3)数字能力百花齐放,地区差异仍然存在。 研究发现,通过拓宽服务渠道、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政务资源、规范行政执行等多种方式,各地各政府履职能力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履职能力百花齐放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四大政府职能发展不均衡,数字化治理和政务公开表现较优,但在赋能企业发展方面则稍有逊色;二是省级与市级发展存在差距,省级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明显优于市级;三是数据赋能水平有待提升,需要重视发挥数据的作用,助力政府精准施策。

(4)强基赋能基础扎实,数据潜能亟需挖掘。 各地区基础支撑较为扎实,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良好助力。但数字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主要体现在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供需对接尚不充分、政务数据支撑应用水平亟待提升、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健全、政务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亟需强化等方面。

(5)安全规制发展迅速,保障制度尚需完善。 数字政府的建设离不开安全规制的保障,随着网络安全风险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各地区陆续出台数据安全相关文件,为数字政府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然而,网络安全形式复杂,加大了网络安全保障难度,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6)应用成效持续提升,供需契合有待加强。 根据评估结果,数字政府应用成效显著,民众对数字政务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但是在供需匹配方面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供需匹配度有待完善。二是数字能力服务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群众体验感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充分了解各地区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基于总结的问题和短板,对未来数字政府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一是统筹“一盘棋”,凝聚各方建设合力;二是融合“一张网”,履职效能迭代变革;三是重塑“一体化”,全面夯实数字基座;四是树立“一盾牌”,坚守数据安全屏障;五是打造“五颗星”,优化升级体验观感。

最后,本届数字政府特色案例评选活动发布优秀案例50个。包括示范引领奖5个、公共服务创新奖16个、数字能力领先奖18个、强基赋能示范奖11个。

2022(第四届)数字政府特色案例评选榜单

注:会议发布的研究报告、业务白皮书可通过国脉互联官网,国脉互联、国脉研究院、电子政务智库等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联系购买。 官网:https://www.govmade.cn/